【研究观点】中国各省市产业创新联合体发展现状和未来产业布局方向

2023年12月26日


本期,我们将聚焦大会主题——“产业创新联合体”,讨论中国各省市产业创新联合体发展现状和未来布局方向


640 (69).png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科技创新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国资央企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带动作用寄予殷切希望。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尊重科学规律、市场规律,将创新联合体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构建形成了各类创新主体协同攻关的有效机制,解决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突破。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打不垮的竞争力。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特别是科技型民营企业为提升我国整体科技创新实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批“小而美、小而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与科技创新国家队之间发挥了优势互补的作用。


创新联合体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主体联合,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联合攻关组织。本文将盘点中国重点科技城市在产业创新联合体构建方面的举措与成效。




PART.01


上海市


上海市科委面向产业共性技术需求,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决定、政府引导,多主体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机制,支持大企业建立开放式创新中心,推动构建创新联合体。市区合力布局56余家大企业开放式创新中心,推动组建宁德时代、阿斯利康、微创医疗等20余家大企业参与的开放式创新联盟,引导大企业结合各自产业和企业特色,释放创新需求、开放应用场景,实施产学研合作、大中小企业协同,推动构建创新联合体、产业型孵化器等长效开放创新模式。实施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推动构建跨区域创新联合体。

2022年,在科技部支持下,三省一市开展首批联合攻关试点,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两大产业领域,探索部省市联动、跨区域协同,以需求为导向、以任务为牵引、政产学研联合的“揭榜挂帅”联合攻关机制。三省一市共同发布了首批20家长三角企业创新需求,15项纳入首批联合攻关任务,正在研究制定长三角创新联合体组建指引,以项目为牵引,以市场化方式联动产业链上下游、科研机构等力量,跨区域组建创新联合体,实现项目、人才、基地、资金一体化配置,促进产业链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上海鼓励企业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联合体。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鼓励人工智能科技领军企业,联合行业上下游中小企业,组建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创新联合体,支持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上海重点科技项目。


PART.02


北京市


北京市政府支持领军企业、领衔机构牵头等多种形式组建创新联合体,面向重点产业领域开展“卡脖子”技术以及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攻关,带动核心技术迭代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效能。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打破多元主体协同低效、利益竞争、重复研究、成果转化难等痛点,缩短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进入产业链、供应链的中间环节,增强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加速培育世界一流的高精尖产业集群,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提供战略支撑。

到2025年,北京将优先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与装备、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等高精尖产业领域,布局培育20个左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联合体。引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关键技术和基础前沿技术,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创新型企业,完善产业链创新链,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优可靠性的产业协同创新生态。
组建创新联合体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1)目标任务明确。创新联合体瞄准重大需求,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与装备、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等本市高精尖产业领域,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为目标,以推动产业协同创新、产出重大科技成果、创制高价值专利和技术标准为任务,组织开展协同攻关。

(2)资源优势明显。创新联合体由自身创新能力突出、有产业链整线、或产品整机等应用场景优势的领军企业或领衔机构等牵头,整合相关领域核心科研机构、高校和在解决需求上优势较为明显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创新资源组建创新联合体。每个创新联合体联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原则上不少于1家,联合相关领域核心科研机构、高校原则上不少于1家。

(3)组织架构完善。创新联合体各成员单位签订组建协议,建立责任清晰、权利透明、利益分享的协作机制,由牵头单位统筹管理创新联合体攻关。实行“行政+技术”双总师负责制,并设立项目专员。原则上应明确运行主体或者依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创新联合体行政负责人,负责项目总体统筹调度,按需协调各方面资源推进开展联合攻关;选聘领域内学术成就突出,熟悉产业发展,具备较强学术组织协调能力的高层次领军人才担任技术负责人,共同推进创新联合体的创新发展。项目专员应具有相关技术背景和一定的管理能力,全程跟进创新联合体攻关进程。

(4)运行机制健全。创新联合体根据产业领域,建立决策调度、协同攻关、收益分配、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创制、推广应用、技术迭代、资金投入等运行机制。鼓励创新联合体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健全经费管理办法,充分激发各方协同创新活力,形成定位清晰、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的协同创新机制。确有必要的,可建立议事协调机制或理事会制度。

(5)发展规划清晰。创新联合体应具有明晰的发展运营计划,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品牌建设、推广应用等方面有较为完备的布局,明确关键核心任务、技术攻关计划、资金投入安排、成果验收考核等主要指标。

(6)资源保障到位。参与创新联合体组建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积极为创新联合体运行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人才、仪器设备、办公科研场地等支持。
上海市科委面向


PART.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创新联合体建设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明确聚焦全区油气生产加工、煤炭煤电煤化工、绿色矿山、粮油、棉花和纺织服装等八大产业集群发展需要,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技术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计划到2025年组建10个以上创新联合体。

《指引》明确了创新联合体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牵头单位应当是自治区境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能够支撑和引领自治区产业发展;拥有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承担过自治区级及以上科技重大任务;能够有效整合区内产业链和创新链主要资源等。成员单位一般不少于5个,企业比例不低于50%(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不低于20%)。高校、科研院所作为创新联合体成员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应与重点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密切相关;企业作为创新联合体成员的,应具备一定的研发和技术配套能力。


PART.04


河北省


2023年6月30日,河北省氢能产业创新联合体成立,河北省氢能产业创新联合体是在河北省科技厅,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天津市科技局共同指导,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税务局、省市场监管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和张家口市政府共同支持下,由京津冀等区域54家氢能领域科技型骨干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投资机构等共同发起成立的。将在3-5年内,围绕氢制备、储运、供能、动力、原料五大方向,聚焦10项集成系统,研发33类核心装备,突破百项关键技术,持续推动氢能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实现了京津冀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实现了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创新人才、创新成果等资源要素的高效聚集,打通了从实验室成果到企业产品、再到市场应用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为全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再到经济强的通道创造和积累了经验。



PART.05


湖北省


当前,湖北省正处在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关键时期,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联合体是湖北省培育新质生产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的重大举措,是提升湖北省创新体系效能、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加快推进科技强省建设、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目前,湖北省已批准备案了21家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创新联合体),涉及车规级芯片、新一代网络及数字化、生物医药、医学成像、光纤激光器、先进低碳冶金、综合能源等多个行业领域,共吸引了539位专家参与,涉及成员单位136家,为加快提升湖北省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经过实践探索,目前湖北省已形成以“五个一”为特征的创新联合体“湖北模式”,即面向一个主攻方向、建立一名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打造一支高水平研发团队、带动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创新、推动一个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此外,湖北省创新联合体还建立了基于信任的首席科学家制度,赋予首席科学家自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匹配资金链,锻造人才链的权限。目前,湖北省创新联合体的首席科学家由知名专家担任。


PART.06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科技厅批复组建了首批16家自治区创新联合体,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模式。首批组建的自治区创新联合体锚定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聚焦现代化工、新型材料、绿色能源、高端牛羊肉等产业领域布局建设,牵头单位涵盖宁夏泰和芳纶纤维有限责任公司、银川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共计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各类创新主体84家,建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61个,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资源集聚效应。下一步,宁夏科技厅将加强对自治区创新联合体在运行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活动等方面的指导、服务,推动建立完善“优势互补、价值共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工作机制,加快凝聚体系化、有特色的协同创新力量,促进形成从科技攻关到成果转产业化的“创新循环”,带动创新链产业链融通发展,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PART.07


内蒙古自治区


2022年以来,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科技兴蒙”行动为抓手,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推动创新资源加速集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围绕全区产业布局,聚焦种业、“双碳”等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组织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与重大示范工程,推动全链条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积极探索“揭榜挂帅+创新联合体”联合攻关协同创新新型科研组织机制,推动全区组建52家创新联合体,有效集聚384家区内外企业、高校院所和500多个国家、自治区级创新平台科研资源,构建覆盖产业全链条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有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推动组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等创新平台。

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2022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预计突破1500家、同比增长22%以上,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89家、增长92%。支持区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以产学研合作形式在自治区创办新型研发机构36家,支持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探索建立“团队+项目+平台+公司”四位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模式。进一步加大企业创新支持与服务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企业牵头实施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比重达77.65%,建立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75家,入站科技特派员1546名,服务企业3626户。

内蒙古支持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提出“四个支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一是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双倍增、双提升”行动,引导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2023年启动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新能源装备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共支持实施项目11项,企业牵头实施10项,共安排专项资金9500万元,其中支持企业牵头实施的项目资金8500万元,支持企业牵头的项目数和支持资金总额占比分别达到90.9%、86.7%。二是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2023年,全区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428家,较2022年同期增长30%;对443家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3亿元科研经费支持;对20家具有创新活跃度高、创新优势明显、产业带动能力强等特点的科技领军企业给予每家300万元科研项目支持。目前,科技领军企业金宇保灵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在非洲猪瘟疫苗攻关方面获得授权核心专利2项,申请受理国际专利2项、受理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1项。

PART.08


南京市


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南京着力推进江北基因与细胞实验室、鼎泰药研,江宁新工泰融三大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协同板块谋划布局产业新赛道,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积蓄动力。现三大平台可提供1000多项生物关键原材料及诊断试剂等方面的服务,累计为入驻48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超百次,助力企业实现服务收入超6亿元。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突出创新驱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2023年上半年,南京新获批上市药品45个,数量居全省第一,其中包含先声、柯菲平、圣和药业、驯鹿生物研发的4个1类创新药,居全国第二;新增临床试验35项,同比增长13%;新获批二类医疗器械184件,占全省21%。

PART.09


武汉市


2023年6月27日,武汉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科技创新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武汉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科技创新组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武汉都市圈在科技创新协同方面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到2025年,基本建成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武汉都市圈创新建设成效初步显现,圈内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9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突破24000家。

PART.10


海南省


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培育海南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方面,海南将按照“筑独特的巢,引最好的凤”的创新逻辑,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区域创新协调发展、加大科技人才培育引进等方面发力,统筹提升创新主体数量和质量。海南将着力支持领军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精英行动”,树立科技创新标杆企业。强化科技招商,着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引导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提高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

PART.11


浙江省


2023年2月9日至10日,“科创中国”绿色低碳创新联合体主席团及成员会议在湖州召开,集智聚力、共谋发展,全力打造绿色低碳领域的高端智库和协同创新共同体。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创中国”绿色低碳创新联合体主席李家彪讲话,湖州市委副书记蔡旭昶致辞。会议听取了联合体建设有关工作情况和今年工作计划,审议通过了第二批成员单位和新增主席团成员名单。与会人员进行了交流发言。会议指出,“科创中国”绿色低碳创新联合体是2022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的重大成果之一,是创造中国绿色低碳“世界样板”的重要探索实践。下一步,各成员单位要持续发力做好内循环,充分发挥技术、资源优势,加快推动不同领域资源整合共享、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积极打造人才吸引强磁场、科技创新新高地、交流合作大平台,促进湖州乃至全国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要开放合作做好外循环,积极布局绿色高端产业,不断加强海内外合作交流、拓宽合作渠道、提升合作层级和内容,着力提升我国在世界绿色低碳事业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要内外兼修实现双循环,打通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加快引进绿色低碳专业领域的高精尖技术和优质人才,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助推中国绿色低碳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会议强调,联合体要用好政策红利,加快实现科研、政策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推进成员单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开放包容、务实合作,让内生动力更加强劲。要发挥高端智力,加强科研攻关,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让智库成果更加丰富。要聚焦地方发展,积极为G60科创走廊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等建言献策,为推动八大新兴产业链发展嫁接创新资源,让服务支撑更加有力,共同打造绿色发展的湖州样板、浙江窗口、中国答案。

组建创新联合体攻关,强力转化高水平成果。依托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储能细分领域科研人才、华能长兴分公司行业技术人才优势组建创新联合体,建立科研及管理团队,联合开展项目建设、协同创新和技术攻关。同时,共建研究生定向培养基地,培养高层次人才,形成高水平成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目前,研究院已建立以周昊教授为核心的储能科研团队,引进科研人才12名,正在组织开展发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技术等5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PART.12


四川省攀枝花市



四川省攀枝花市紧扣“服务发展年”明重点,助力共富区建设。加大绿色低碳科技供给,开展氢能制备、储运、应用等领域技术攻关,助力氢能产业示范城市建设。大力推动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大力推进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鼓励四川省钒钛产业创新联合体争创国家级创新联合体,支持攀枝花学院BIM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争创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推进四川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攀枝花分中心、攀枝花上海大学创新中心在攀落地。建立市级创新平台管理和评价机制,科学规范管理市级创新平台。积极培育科技创新体集群。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力争在瞪羚企业培育上有所突破。推动钒钛高新区和东区高新区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提质升位。发挥高校院所优势作用,在技术创新示范、成果转移转化、共建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

PART.13


安徽省芜湖市


安徽省芜湖市提出全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初创团队-科技型中小企业-雏鹰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推动实现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双清零”。实施“211”企业创新工程,围绕全市十大新兴产业,聚焦25个优势细分领域,培育20家科技领军企业,布局10个产业创新研究院、10个创新联合体。力争到2027年,每年新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60个,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3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4000家。

PART.14


宁波市


宁波市近年来在新主体培育取得新成效。健全科技企业梯队培育体系,首创高企辅导中心,在全省率先实施“事前补”“免申即享”“全生命周期扶持”等举措。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20家,99家高企入选“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500强”,其中27家进入百强,创历史新高;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71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2.05万家,入选省科技领军企业6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26家。实施企业研发创新“诊断+提升”全覆盖行动,探索企业积分贷、科技保险等新模式,研究制定新一轮助推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政策措施。率先在省内探索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机制,在新型显示材料等领域建设创新联合体12家,实现了对标志性产业链的全覆盖。

PART.15


天津市


天津市支持产业链重点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在人机融合、工艺优化、智能控制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全市承担微纳操作机器人、多关节型工业机器人、手术与康复一体化机器人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近10项,拥有相关专利近5000件。围绕产业链核心零部件和核心软件等,组建攻关联合体,集中力量攻克核心关键问题,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PART.16


四川省绵阳市


四川省绵阳市有针对性提出支持创新的“干货”。支持知名科研机构、高校、龙头企业来绵设立研发分支机构,支持创新主体争创国家实验室、国省级创新平台,建设国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鼓励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承担国省研发课题、开展科技人才评价奖励,对企业研发费用给予补助,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鼓励投资机构参与企业发展,着力汇聚高端创新资源。有针对性提出支持创新的“干货”。支持知名科研机构、高校、龙头企业来绵设立研发分支机构,支持创新主体争创国家实验室、国省级创新平台,建设国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鼓励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承担国省研发课题、开展科技人才评价奖励,对企业研发费用给予补助,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鼓励投资机构参与企业发展,着力汇聚高端创新资源。

PART.17


甘肃省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分别获批“省部共建西北低碳城镇支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2022年度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西北师大“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子课题获批立项,实现全省申请国家科技创新2030项目“零”的突破。同时,新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3家,兰白两区内创新联合体数量达到6家,占全省60%。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7家,企业技术中心13家,分别占全省总数的45%、70%、65%。

PART.18


云南省


党的二十大以来,云南省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持续推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通过完善培育体系、强化协同机制、加强指导服务,推动创新主体持续做大做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效凸显,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快速提升。2022年,全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23户,增速位列全国第二。初步构建起“双创孵化载体—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全省将培育引进科技型企业的“量和质”作为双创孵化载体的考核评价标准,加大激励奖补力度,遴选派驻100名科技特派员服务企业。在全国率先实施“一企一策”培育指导,组建财务、税务、技术等领域专家团队,开展“一对一”精准指导,助力打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最后一公里”。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我省推动大批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组织开展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攻克关键核心技术300余项,高温涂层、键合丝材料、芯片半导体衬底材料等实现国产化替代。

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推动科技和管理创新,把科研建在企业上,帮助企业招才引智,支持民营企业选聘“科技副总”、“产业导师”,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打破所有制界限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引导支持企业推进业态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动力活力。

2023年云南省科技厅、省财政厅与省国有金融资本控股集团共同成立云南省科技创新基金联合体,集聚基金等创业投资行业各方优势力量,培育壮大省内科技型企业,支持云南科技创新,推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格局。云南省科技创新基金联合体成立后,将发挥政府“牵线搭桥”作用,以基金等创业投资行业较为灵活的股权投资为手段,以科技、产业项目融资需求为牵引,支持初创期、早期科技型企业加速成长,建立健全支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全链条一体化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云南“科技—产业—金融”良好生态圈。联合体的成立将有利于发挥省科技厅在政策、科研、项目方面的优势及金控集团在综合金融服务方面的优势,运用市场逻辑谋划创新、以资本力量撬动创新,引导激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科技投入。

PART.19


深圳市


深圳市针对宝安区新材料产业集群中小企业为主的现状,支持以各类创新联合体的形式开展技术攻关,鼓励围绕行业缺失环节开展技术攻关,加快突破行业技术瓶颈和国产化堵点。注重在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产业空间、公共平台、创新对接、市场应用等实际问题,给予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助力新材料领域技术加快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变。

PART.20


广州市


2023年1月13日,由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广汽日野汽车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广州市氢燃料电池产业创新联合体在白云区揭牌。以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为目标,白云区区坚持制造业当家,今年谋划加快推动维高集团、半径铜材等112个工业投资项目建设,下大力气引进行业领先、支撑作用大、带动力强的优质工业项目,力争全年工业投资超过110亿元。

“强二优三、三产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将在2023年加速构建。航空及现代物流产业抢抓航空、旅游市场大幅回暖机遇,美丽健康产业用好“白云美湾”金字招牌,轨道交通产业推动长客阿尔斯通轨道交通整车制造基地落地开工,建筑业产值谋求突破1000亿元,新能源产业加快打造近30万平方米“双碳”数字能源产业园,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大力推进华为广州研发中心等“一园一中心一带”建设。

PART.21


佛山市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助推全市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佛山市拟出台《佛山市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建设中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市为契机,通过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引导,充分发挥国家、省、市各级学会的人才智力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切实破解产业发展的科技瓶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要求,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推进我市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拟出台《佛山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意见》,激发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力,建设统一开放的技术市场,加快推进产学研协同,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和管理能力,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拓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充分发挥成果转移转化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PART.22


合肥市


合肥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等关键环节靶向发力,全力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合肥将“学思想”与“重实践”有机结合,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技术攻关的强大动力,聚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坚持做“有用的科研”,构建闭环式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当前,合肥已组建5个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常态化对接高校院所,累计捕捉可转化科技成果3789项,推动成立企业555家。合肥还建立常态化、系统化、全覆盖的服务成果转化机制,实时监测“种子们”成长情况,并为其提供融资、扩大生产等各项服务。11月,合肥发布总规模5亿元的合肥综合性大科学中心种子基金,在投资领域上将专注于大科学装置衍生技术成果的转化。

成立中国网谷科创企业联合会,搭建“科创+项目+融资”招引服务新平台。坚持分级分类服务和梯队培育孵化载体,推动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后备梯队建设。鼓励孵化平台建设发展,对新认定的市级、省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运营单位最高100万元奖励。。设立规模达100亿元的“穗禾科创”产业基金,重点关注光刻胶项目、电子特气项目、芯片电路等高科技领域,已投资南通创亿达、北京腾河电子等5个科技项目,累计投放资金2.4亿元。组建规模5亿元的玖兆壹号基金,初期已明确投资慧智神光、史河科技等四个科技项目。

2023年,合肥市首次实现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破万;共1989户企业成功获认定本年度国家首批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合肥市将连续两年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00户以上、日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户以上,总量超8200户。此外,合肥正全力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在推重点项目42个,项目计划总投资约930亿元。除大科学装置外,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统筹布局人工智能、数据空间等研究院和30个前沿交叉平台,设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项基金,已转化成果300余项,孵化企业200余家。

去年(2022年)5月,合肥成立全国首个城市级场景创新促进中心,旨在为创新型产品和技术快速进入市场提供应用场景。今年,合肥又组建全国首个城市级场景公司,推进场景应用创新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企业超1200家,促成意向合作106项。

PART.23


青岛市


民营企业是推动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岛市政府提出各级各部门要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拿出更多务实举措,积极主动为企业发展解难题、办实事、增信心、添动力。要全面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优化政策兑现流程,进一步提升企业政策获得感。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或者与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要引导民营企业加快数字赋能,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要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绿色技术应用、绿色产品供给,实现环境与生产效益双提升。要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强化各类要素保障,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浓厚氛围。

PART.24


沈阳市


沈阳市坚持需求导向,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沈阳产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技术攻关,梳理重点产业链图谱,做实“揭榜挂帅”制度,打造一批产业同盟军、创新联合体,提升各类转化基地和中试平台建设水平。要强化技术支撑保障,推进“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建设,建设材料国家实验室沈阳基地、辽宁辽河实验室,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落实“兴沈英才计划”,实施“带土移植”等工程,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要健全完善工作体系,创新攻关模式,做好全周期、全方位、全过程要素保障。

PART.25


长沙市


在实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清单培育机制方面,长沙市提出建立完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库和“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共享机制,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遴选一批“种子企业”,列出100家企业培育清单,“一企一册”建立培育档案,“一对一”制定提升计划。清单实施动态淘汰的管理机制,对列入清单企业进行重点支持。

在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提升创新能级方面,支持创建长沙市技术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鼓励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自筹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与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等联合共建技术创新中心。对评定为优秀的创新中心给予50万元的资金支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与国家级创新平台及高校院所组建新型研发机构,按投资的10%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

在促进“专精特新”企业持续创新方面,支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中试基地建设、承接科技成果、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市科技重大专项以及“揭榜挂帅”项目。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对每个重大专项给予200万元的资金支持,对“揭榜挂帅”项目给予最高800万元的资金支持。对经认定的中试基地,每年根据上年度实际服务性收入的20%给予补贴,不超过100万元。鼓励“专精特新”企业根据我市产业需求新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投入运营后,按实际投资额的15%给予一次性补贴,最高500万元。对市内企业(不含转制为企业的科研院所)承接校所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许可在长转化,经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后,单项成果年度累计实际支付额100万元以上的,给予2%补贴,每个企业每年累计最高100万元。鼓励担保机构为以“先用后付”方式承接科技成果转化的“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担保服务,每年按担保费的100%给予担保机构最高100万元支持。

在强化科技金融赋能“专精特新”企业持续发展方面,设立长沙市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引导社会各类资本重点投向早、中期拥有创新技术、具有成长潜力的“专精特新”企业;实施长沙市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鼓励合作银行根据企业知识价值评价结果分档授信,发放无抵押、低利率信用贷款。

在加强“专精特新”企业科技人才支撑方面,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均分别给予每家100万元、60万元经费支持。加大企业科技人才培育支持力度,鼓励“专精特新”企业申报长沙市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支持从高校、科研院所选拔专家派驻到“专精特新”企业兼职担任科技副总,参与企业研发管理,帮助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PART.26


河南省


河南省做实超硬材料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主导作用,强化政府服务与指导功能,推进超硬材料产业链创新联合体资源共享,破解全省超硬材料产业重复投入、无序发展、同质化竞争等难题。建立超硬材料产业数据库,摸清企业、产品、人才等各类信息,通过数据库梳理市场需求,合理分工,促进全省超硬材料企业相互支撑共同发展。制定超硬材料产业创新发展规划,围绕尚未攻克的关键共性技术、“卡脖子”技术等打好技术攻坚战。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市场、资源、技术等信息做到开放共享。用好省市县三级科技创新服务综合体,深入了解企业诉求,加强要素保障,在体制机制创新、创新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培育、科技项目立项、成果转化以及资金保障上给予全力支持。

到2025年,在高端仪器领域集聚一批高端创新团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规模以上仪器仪表制造业企业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6%以上。新增仪器仪表领域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建成相关高水平创新平台载体10家,高端仪器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围绕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打造一批服务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创新平台和具备现代化服务能力的科技创新园区,不断提升能级。集聚整合创新资源,高标准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

PART.27


安徽省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安徽抢抓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结合发展基础和优势产业,按照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分类布局,鼓励引导各地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链和创新链,广聚发展资源,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和创新高地。近年来,合肥市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了科大讯飞、华米科技、中科寒武纪等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链集聚上下游企业突破2000家,营收规模达2000亿元,初步构建了从底层硬件、数据计算、基础应用技术到智能终端及行业应用的全产业生态体系。

安徽省抢抓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将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安徽十大新兴产业之一高位推进,谋划打造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策源地。中国(蚌埠)传感谷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建设的智能传感产业集聚区,与合肥“声谷”、芜湖“视谷”并称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三谷”。中国(蚌埠)传感谷目前已经集聚智能传感器上下游企业20多个。蚌埠市已拥有智能传感器企业200多家,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

为强化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安徽省成功组建首批9家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省科技厅深入研究重塑构建以省产业创新研究院为引领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制定出台《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试行)》。产研院聚焦省十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领域,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鼓励龙头(骨干)企业或名校名院名所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等,整合创新资源,共同“揭榜”组建。首批组建的9家产研院分布于新能源汽车集成技术、铜产业链绿色发展、先进功能膜材料、先进光电子材料及系统、数字健康、精密科学仪器、数字文化、现代中药、空天信息等领域,力争未来五年达到100家左右,成为支撑引领全省产业和企业创新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

根据相关规划,安徽省力争到2025年,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4500亿元;到2030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先行区和战略高地。

PART.28


浙江省


浙江省围绕三大科创高地建设,优先发展未来网络等9个创新基础良好、成长较快的未来产业;培育发展量子信息等6个力量尚在集聚、远期潜力巨大的未来产业。到2025年,涌现一批有影响力的未来技术、创新应用、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形成有竞争力的未来产业体系。围绕量子信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控核聚变及核技术应用、低成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智能仿生与超材料等6个领域的未来产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集聚产业发展创新能量。前瞻布局重点领域未来化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等挑战,多方向、多路径开展不确定性未来技术预研。

开展面向未来的科学战略研究,提升未来战略研究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决策支撑作用,加大对战略性领域和方向的创新资源投入。深化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和颠覆性技术攻关,开展重大需求和场景驱动的技术创新,解决关键共性基础问题。支持创新主体申报国家未来产业领域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一批面向未来技术探索的省级研发攻关计划项目。完善未来产业全球创新网络,实施未来技术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布局建设国际技术转移和创新合作中心。发挥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机制,探索构建跨区域未来产业协同发展体系,推动共建长三角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

面向未来生产生活方式,聚焦未来城市、未来工厂、未来市场等领域,建设新技术新产品中试基地和应用测试空间,提供集成创新和产业应用试验条件。实施产业跨界融合工程,创造新的应用场景和消费需求,加大未来技术跨学科跨领域拓展应用,打造若干未来技术应用和未来产业融合场景。构建“早期验证—融合试验—综合推广”的场景应用创新体系,以先行试验、融合应用助力技术转化和产品开发。加大未来产业新产品、新应用、新服务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推广应用力度,持续出台应用推广政策。

加大对技术理论体系基本成熟、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的未来产业培育力度,推进产业化技术路线收敛,加快应用场景孵化和新技术落地。实施未来技术开源计划,构建有利于创新的国际化开源生态,提升未来产业转移转化效率,加速形成早期应用产品。建设未来产业新型孵化机构,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未来技术孵化链条,提升成果展示与转化中心作用。实施未来产业专利导航和标准引领计划,推动国际性标准化技术组织落户我省,支持相关企事业单位主导和参与国际性未来产业标准规范制定,建设知识产权联盟。



国际经济与产业智库(FET)建立了中国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硬科技企业与中国科研院所及国际尖端技术转移的科研创新平台,围绕中国企业的科技提升和全球化创新竞争力开展持续研究与国际交流对话。

编辑助理:刘圆源

文章校对及审核:FET智库大会工作组

*参考文献及资料:中国政府网、科技部、工信部、各省市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