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观点

禹玉洪:走国际技术转移之路,促中国医药产业创新

2024年01月25日

2023年12月31日,由国际经济与产业科技智库(FET)发起,国家技术转移海南中心主办,三亚市科工信局、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协办的“FET中国企业家创新年会暨海南自贸港国际技术转移与产业创新论坛”在海南三亚圆满结束。


大会以“科技创新铸造企业增长新动力”为主题,围绕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创新机遇、上市公司创新发展之路、跨国技术转移、国际经贸合作、企业家创新精神、产业科技发展趋势、2024年产业经济展望等十大核心议题,展开来自不同视角的深度解读和科技对话,聚焦企业创新与持续增长,汇聚政府、专业领域院士、首席科学家、经济学家、中国领先科技企业家、投行家、创新者、企业决策者、投资机构、国际组织、行业协会、高校与科研院所专家代表,展现先进的技术创新成果与创新思想,推动中国企业建立持续创新的竞争力和科技实力。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林海,三亚市科工信局局长毕红玲,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理事长杨春光,国家技术转移海南中心理事长李焱,国际经济与产业科技智库理事长于晓东,国家技术转移海南中心主任郭鹏,印度工商会联合会执行董事、中国会长Atul Dalakoti阿都尔·达拉果地,中国电子商会秘书长、海南中电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彭李辉,乌克兰技术科学院外籍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邱景辉及中国科技企业家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此次“FET中国企业家创新年会”辞旧迎新之年度盛会。


在12月31日下午议程中,由国家技术转移海南中心医药大健康首席科学家禹玉洪发表主旨演讲,题为《走国际技术转移之路,促中国医药产业创新》。

640 (25).png


禹玉洪在发言中提到,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和“加快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的目标,正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美国是生物医药第一大市场,中国为第二,其中美国增长率为3%—5%,中国为6%—8%。生物医药产业美国是中国的6倍,人均生物医药消费支出是中国的10倍,不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生物医药的支出也会大幅提升。


中国工信部提供数据,2022年中国生物医药工业营业收入为29583亿元,主要包括化学药、生物药以及中药三大板块,化学药占比53%、生物药占比16%、中药占比30%,化学药和生物药统称西药。目前,中国医药工业形成了区域性的板块,基本以沿海、湖北和川渝地区为主。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及增速有1.32万+,所有工业性质的企业包括粗加工一类。其中药厂4000家左右,原料占比为全球的40%。2022年中国出口518亿,全球总出口量为2040亿,中国占世界总量的40%;医药工业平均增长为19.3、利润为11.3,大概是GDP的2倍,增长速度相比GDP较快。从数据中也可看出我国的制药规模,位居第2,国际占比不断提高。




观点一:中国创新医药市场正在走向“赶超欧美”时代


禹玉洪提到目前中国创新医药市场的研发,基本上达到了超欧赶美的时代。在西药板块中,欧美是创新中心也是销售中心。在钢铁时代有一句口号是“三年超英,五年超美”,中国的创新医药产业也是这样的状态。其中市场规模在全球是第二位,美国位居榜首;在制药工业体系中,与美国、欧洲、日本基本达成一致;仿制药的研发与印度相当。研发创新能力中的化学药物方面在国际第二梯队的前列,基本追平第一梯队,比如生物技术药物,与国际的差距为5—10年左右、化学药品在10—20年左右。在传统中药方面占据主要优势,为全球第一,包括中国的中药市场在内。


禹玉洪指出中国的医药行业也存在弱项,创新能力较弱,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物理化学等,这种多学科的技术研究有助于创新药物,但由于国内技术研究和资本积累相对薄弱 ,一年中所有的制药企业加起来的研发费用不及海外一个公司的资金;再加上国际上的药物是通过数十年甚至百年的发展和大量的资金扶持。中国的大部分研发专利在全球位居第一,但转化到行业当中运用较少。


不过他表示生物技术、化学药物和传统中药的不断发展,有助于提升创新医药市场向更高国际地位发展的可能性,实现赶美的目标。



观点二:创新与国际化是中国新药研发主旋律


在新药的定义上,从原来的中国境内上市的新药变成国际上未上市过的新药,即从“中国新”变为“国际新”;如果海外已上市国内后上市,则为仿制药。这个新定义让整个行业从生产、研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行业支持的力度也大为不同,把中国医药做大做强、走向世界,因为创新永远是新药研发主旋律。


禹玉洪表明创新药没有寒冬,也是经济不确定周期中最确定的方向,在股市中也是较为稳定的一个板块。我国的医药行业持续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这免不了创新与国际化的推进




观点三:中国创新药出海是促进医药发展的外部动力



禹玉洪指出,中国医药市场占全球的2%~5%,如果提升到10%在国际上会产生强大竞争力,其中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创新药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和专利悬崖的特性,上市后可产生高额利润。 目前国家在医药创新方面政策友好,创新药基本在医保范围内,谈判成功率高达92%,其中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已达3088种,基本满足老百姓的药品需求,但在创新药中还存在缺口,比如儿童用药领域。西药研发为十年左右,研发成功率较低,从研发到上市的概率为9.5%。因此如果需要快速收回制造成本,则出海为较合适的方式。


此外,禹玉洪还提到引进和授权是两大主要发展方向,授权方面稳步上升,逐渐获得国家重视,具有高达400亿以上的出海交易额,所以国内国际双通道才是中国医药产业做大做强的发展之路。




观点四:药物创新化将实现“中医药走出去”和“创新药引进来”



禹玉洪提出国家可以从聚资源、搭平台、管项目、投资金到评交易,通过引进国外创新药械,使得药物创新化,让中国医药行业实现“中医药走出去”和“创新药引进来”


禹玉洪补充到,创新药包括从新加坡、印尼、北美和欧洲等地区引进,印尼和马来西亚是中医药走出去的主要地区,如印尼2.7亿人口中包括4000万的华人在内,中医药的普及力度较高。


最后,禹玉洪表达出,中医药大有可为。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产业含量为10万亿,预计2025年可增长至15万亿,从GDP占比8%上升至15%,市场占有率较高。而且,依靠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国家在海外建立了34个中医药中心。目前,全球治疗人数已达世界总人数的1/3同时,中医药产业包含预防、保健、治疗、诊断和康复五个板块,预防与康复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也是新消费的一种,区别于化药的传统消费养生保健大健康,增长潜力巨大。所以,中医和中药需同时走向世界。